2025年学术报告“老污染物的新问题:野火驱动的POPs再释放”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老污染物的新问题:野火驱动的POPs再释放
报 告 人:龚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时 间:2025年04月30日(周三)下午14:30-16:30
地 点:东校园环境大楼A104
主 持:金超 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人简介:
龚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22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21年)、第十四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24年)。长期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大尺度迁移循环研究,以排放-传输-全球影响为整体布局,聚焦森林及森林火灾对喜马拉雅及全球POPs循环的影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S&T)、 ES&T letter等环境领域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专利授权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现为学术期刊《西藏科技》和《冰川冻土》的青年编委、中国冰冻圈学会(筹)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报告内容简介:
在《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管控下,近二十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排放和环境浓度均已大幅下降。但是,依然有大量的POPs残留在环境中。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驱动下,野火正成为c当今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破坏了POPs的残留和赋存环境,使可能已经环境中被"固定"的POPs再次释放和迁移,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尤其是偏远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可能的威胁。当今对野火排放的污染物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气溶胶、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常见大气污染物,缺少对POPs的系统研究。我们开展了基于"释放-迁移-环境归趋"链条的野火POPs研究,试图揭示野火频发背景下POPs的全球命运,为POPs的进一步管控提供基础数据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