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术报告之三十“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短脉冲激光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发布人:黄彩娜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东校园环境大楼B20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短脉冲激光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报 告  人:张梦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      间:2019年11月14日(周四)10:00-12:00

地      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环境大楼B202

主      持:金超 副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人简介:

       张梦副教授长期从事超快光学、非线性光学和光学与环境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主持并完成了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航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并开展了可见光至中红外波段脉冲光纤激光方向的研究及其在光谱学及大气污染监测应用研究。报告人在Nat. Commun., Adv. Opt. Mater., Nano R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期刊最佳论文奖、1篇入选期刊正封面论文,受邀在2D Mater., Adv. Opt. Mater.等期刊撰写综述论文4篇、英文学术专著章节2章、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次。研究成果入选2017激光领域十大研究进展,并被《Laser Focus World》、《China Daily》等作专题报道。受邀担任CLEO PR 2017等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4次,光电子领域顶级会议国际激光与光电子大会光纤光子学分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激光》青年编委会编委、受邀担任Nanophotonics、物理学报等期刊专刊客座主编。

讲座内容简介:

      近年来,特征行业废水排放中含有的种类复杂有机物对人类健康和水生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苯甲酸类小分子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会以副产物的形式进入排放水体,且在化工、石油、染料和医药工业等行业排放废水中有时会达到可观的浓度,成为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此类废水中所含苯甲酸类小分子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差的特征,研究证明光催化可有效避免其他去除工艺普遍存在的去除效果较差、处理效率低、不能完全矿化有机物、易产生二次污染、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光催化水处理过程是一种绿色节能的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受到各国研究人员长期而广泛的关注。本报告以高稳定性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为光源,通过研制特种全光纤光催化反应器,以提升光利用率,降低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复合效率,构建低能耗的新型光催化水处理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