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科协副主席曾庆存院士来访我院

发布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1121,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协副主席曾庆存院士来访我院并与学院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杨崧教授主持。
 
在座谈会上,曾庆存院士阐释了当前最困扰在校学生的两大疑惑问题,一是“读大学”应该读什么,将来怎样实现自我价值;二是“大气科学”为什么要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曾院士指出,无论是过去为国家做贡献还是现在为个人生存而工作,都没有高低之分,关键在于做好选择,选择好适合个人发展的路径。他鼓励大家在做选择时应该把小我(个人)放在大我(国家)之下。此外,曾院士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在座谈会前,学校党委郑德涛书记在中山楼贵宾厅会见了曾庆存院士。
 

曾庆存院士简介:

著名大气动力学家、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1984-1993)、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1993),1990年兼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0年全国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在大气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数值天气预告理论、气候数值模拟和预测理论、计算数学、大气遥感理论以及自然控制论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首创半隐士差分法,提出最早的成功积分原始方程的方法,创立严格保持能量守恒从而完全克服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差分格式,至今仍广泛应用;建立了严谨的地转适应过程理论;解决地球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最佳信息层理论以合理地选择遥感通道;他和他的研究集体设计的有中国创见的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亚洲季风雨带的推移、大洋环流和中国近?;妨髁飨担ㄈ缒虾E鞯龋?,成功地用来作我国跨季度旱涝预测;还成功地用数值方法模拟河湖沉积和三角洲发育过程。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个人著专著二部、合著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培养出硕士博士数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