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术报告“纳米水处理技术实用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探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纳米水处理技术实用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探索
报 告 人:潘丙才 教授、副院长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时 间:2021年11月26日(周五)下午15:30-17:00
地 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环境大楼A206
主 持:杨欣 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人简介:
潘丙才,南京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环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EJ Adv创刊主编、Chem Eng J、Front Environ Sci Eng等多份SCI刊物编辑及《化学进展》、《水处理技术》等刊物编委。曾任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IWA-China YWP)首届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为深度水处理技术及原理,包括水处理纳米技术及原理、高级氧化还原技术及原理、污染物形态分析技术等。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Georgy Barley Water Prize等;在ES&T、Water Res、PNAS、Nat Comm、Adv Funct Mater、Nano Lett、《中国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被引16000多次,H指数65;2014年至今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逾140件。
报告内容简介:
本世纪以来,水处理纳米技术蓬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众多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强化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在深度水处理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大部分纳米材料易团聚失活、操作困难,且有潜在的环境风险,规?;碛τ檬泵媪倬薮筇粽健9菇ň哂泻撩壮叽?、限域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是推进水处理纳米材料与技术迈向实用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方向。近年来,通过交联聚苯乙烯网孔固定纳米颗粒构建的多种金属氧化物、磷酸盐(M=Fe、Zr、La、Mn等)复合纳米材料已开始从实验室研究进入深度水处理工程应用中。报告简单总结了复合纳米材料深度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意义与进展,探讨了纳米孔限域效应对纳米颗粒生长、界面化学性质、物相转化、催化氧化等方面的特殊影响,梳理了限域效应对深度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