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丨新教师感言——祝新哲副教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个人简介
祝新哲,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硕博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1月以百人计划引入我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大数据、物化-生物耦合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GRF(Co-PI)等四项科研项目。
初入中大,归属满溢
初知中大,只晓伟人创立、百年积淀;初见中大,只觉红墙绿瓦、巍巍学府;初入中大,深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意。入职近一年,感谢学校对新教师完善的培训体系,逐渐消除了自己对新身份的手足无措,替而代之的是愈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未来将结合自己专业及特长优势,以培养学生为首要任务,在学校教学工作的统筹下,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潮流,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做好学生筑梦路上的引路人。
与君同行,与有荣焉
感恩加入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机遇,要感谢的不仅是优秀的平台,更是在教学和科研上慷慨传授经验的领导和同事。学院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浓厚的学术氛围、整体奋发向上的精神,带给我的是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未来将基于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基础,继续利用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两个科研工具,借力高速发展的物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基于全球积累的海量科研数据以及团队的生态环境在线监测平台,立足于建立水环境、水处理中大数据分析体系,挖掘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污染规律和去除机理,构建精细化、智慧化的水环境/水污染预测模型,为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终身学习,共同成长
好的教育,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的生命,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大学教师及研究生导师的身份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新力,才能给予课堂上、科研上的自己和学生双重成长的坚实保证。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未来会时刻牢记教师生涯之初为自己定下的“终身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小目标。最后借此感谢影响我、培养我的老师们,未来我会扎根中山大学,在教师的岗位上将所学、所悟、所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