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Talk(第5期)促进自然与社会水循环耦合,实现水质水生态协同治理
5月23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等多单位联合承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5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作了题为“水循环视角下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的学术报告。国内外高校师生、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约3000人在网络会议室或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分布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等多个国家。
王浩院士阐述了水的“自然-社会”二元循环模式,分析了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的不同特点,并系统地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水循环的模式和特征,提出自然与社会水循环多过程耦合互馈机制是水生态环境?;さ墓丶蒲侍?。王浩院士详细阐述了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水灾害风险等4大水问题,指出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流域水循环分项或伴生过程导致的失衡问题。在此基础上,王浩院士提出了流域统筹、协同治理、精准施策和智慧管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对策,并指出提高自然水循环能力的关键在于可再生性的维持和坦化水文极值性,提高社会水循环能力的关键在于减少自然取水量并加强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最后,王浩院士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水生态环境?;ふ铰远圆咴谑导使こ讨械氖凳┬Ч?。



王浩作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胡洪营主持了论坛。他指出,王浩院士的报告提出了我国水生态环境?;さ墓丶蒲侍狻⒓际醴椒?、战略对策,视野恢弘、站位高远、分析深刻,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性和启发性。胡洪营对承办和协办单位、知网在线教学平台的组织、保障工作表示了感谢。
水与发展纵论自成立以来,钱易院士、王晓昌教授、王金南院士、夏军院士、郝吉明院士、王浩院士等多名专家的报告为水环境领域提供了思想盛宴,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众多高等院校有序组织本科生、研究生收看水与发展纵论,成为学生疫情期间重要的学术活动。我院同学们积极参会,并纷纷表示,参加水与发展纵论,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本科生甄伟前分享了参会感想:通过王浩院士的分享,我对国家目前的水资源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我国水生态环境?;さ闹匾?、迫切性,也认识到了水生态环境?;げ⒉恢皇羌虻サ脑赐贩揽鼗蛘呤悄┒酥卫恚怯谙钟械乃纺J?,综合考虑所有的环节,全面协调。在水生态环境?;さ墓讨薪岷纤返淖匀还δ芤约吧缁峁δ?,协同治理,既要实现自然环境的?;?,又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水生态环境?;つ芙胍桓鲂碌木置?,实现环保与效益的结合发展。

我院同学积极参加水与发展纵论
“水与发展纵论”是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的公益性学术报告论坛,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探讨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平台,为促进环境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论坛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聆听资深专家报告、和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以开阔视野、激发思考,充实生活。
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下属分支机构,成立于2015年。该专业委员会秉承“善水循环、尚法自然”理念,致力于促进水环境领域理论、技术、工程、标准和管理研究与创新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科普与宣传教育等公益活动,为水回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我院刘广立教授是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璜等老师是委员。
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ChinaWTR)、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亚洲水回用研讨会(AsiaSWR)、ISO水回用国际标准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活动,主办Water Cycle国际学术期刊。
第四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7月31日-8月2日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报名网址:http://2020.reclaimedwater.net/
报名邮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Water Cycle投稿链接: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