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Talk(第3期)丨城市水问题与水系统方法
4月11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高校承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3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作了题为“城市水问题与水系统方法”的学术报告。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内外高校师生等近3000人在网络会议室或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分布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海外国家。
夏军院士多方位地分析了我国城市群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水安全问题,指出变化环境下城市发展面临来自气候变化和高强度开发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城市水文和水系统科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他阐述了城市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点,介绍了水系统方法、多过程耦合和解耦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水循环和水安全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等重要观点,强调了开展城市水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夏军院士介绍了城市水系统5.0版本的主要内容和本质内涵。他强调,城市水系统的本质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不仅需要加强重点城市的水监控、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等措施,也应该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合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夏军院士作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胡洪营主持了论坛。他说,在当前武汉解除封闭,国内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夏老师在武汉通过网络的形式给广大同学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精彩报告,非常值得敬佩!夏老师的报告视野高远、系统性强,非常具有启发性,不仅带来了对城市水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带来了活力和信心。
我院同学们积极在网上学习了本次论坛报告。17科一班的同学们集体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其中邓聆韬表示:经过夏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环境变化和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与改造会导致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处理问题,也由此初步了解了城市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需要考虑的水循环自身和其他人文因素,明白了城市水系统的改进过程、原理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感觉让我把以前课上学到有关“海绵城市”的概念联系了起来,特别是一些前因后果讲的更详细了。

我院参会学生感言
“水与发展纵论”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举办的系列学术报告论坛,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畅谈水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促进人水和谐、人与生态共荣,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下属分支机构,成立于2015年。该专业委员会秉承“善水循环、尚法自然”理念,致力于促进水环境领域理论、技术、工程、标准和管理研究与创新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科普与宣传教育等公益活动,为水回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我院刘广立教授是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璜等老师是委员。
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ChinaWTR)、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亚洲水回用研讨会、ISO水回用国际标准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活动,主办Water Cycle国际学术期刊。
第四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7月31日-8月2日在西安举行。
报名网址:http://2020.reclaimedwater.net/
报名邮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WaterCycle投稿链接: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guide-for-authors/#351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