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赴昆士兰、格里菲斯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2017年8月17日至8月26日期间,我院8名本科生在郑慧副书记和曹英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和格里菲斯大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交流学习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在澳大利亚交流学习期间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加全面的提升,学院在出行前给同学们安排了两次会议。行前培训会上,?;鄹笔榧呛秃辛鲜η康髁撕M饨涣餮暗陌踩侍庖约罢瓜治以毫己眯蜗蟮闹匾?。同时也邀请了往期学员针对海外学习经验、前期准备和部署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和指导。导师见面会上,学院为8位学员按专业分配了专业指导老师以帮助学员们为海外学习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学员们也与带队老师?;鄹笔榧呛筒苡⒔芾鲜辛烁钊氲慕涣骱凸低?。赴澳大利亚交流学习之前,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暑假时间练习专业英语和口语,并按照学习计划和导师要求阅读了相关文献,了解了昆大和格大教授们的研究方向,为本次赴海外交流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澳大利亚交流学习期间,师生们的行程安排紧凑,学习生活忙碌而充实。在昆士兰大学,师生们参观了地球与环境学院和图书馆以及校内其他建筑,感受了不同于中大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澳洲工程院院士袁志国教授向我们介绍了3+2项目,通过交流,同学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规划和思考。此外,袁教授安排了博士生带我们参观实验室和昆大中试基地,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艺技术。



在格里菲斯大学,团队师生参观了格里菲斯大学环境和科学学院和黄金海岸校区以及内部的实验室、课室、教授办公室设置。同时,团队的学生还参与到格大的课堂中,体验了与国内不同的课堂学习,感触颇丰。



环境未来研究院院长徐志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格大与中大的3+1+1+3联合培养项目,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争取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成为国际型人才。之后的行程中,师生们参与了中大和格大联合举办的土壤与食品安全研讨会。格大自然科学学院Rebecca Ford副教授、环境未来研究院院长徐志红教授、中大黄海保教授和王诗忠副教授等十余人做了不同课题的学术报告,包括食品安全、气候变化、污染土壤修复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的学术理论、新颖的研究思路和非同凡响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们大为震撼、深受启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更加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另外,徐志红教授还带领师生们前往野外森林考察学习,实地讲解气候变化和碳氮循环的相互关系,让同学们对相关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此次海外交流学习活动期间,师生们每晚都对当天的学习体验进行交流分享,分享收获和感悟,互相促进和提高。每晚的心得体会构筑了一天最美好的回忆。
通过本次的海外学习体验,同学们拓宽了国际视野,培养了更强烈的科研兴趣和探索热情,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深入的思考。英语水平、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在此期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昆士兰、格里菲斯大学交流学习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也为中大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与人才培养架起了重要桥梁。

团队的学生们针对此次交流学习发表了不同的感想,让我们来看看吧!
甘志浩:时光飞逝,转眼间九天的布里斯班之行就告一段落了,仔细想想自己还是学会了很多,见识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交融让我感受到了世界跨文化交际的精彩,格里菲斯workshop的举办让我体会到了世界科研文化交融的魅力。我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也体会到了世界各国人的人格魅力,更学习到了西方文化的特征所在。徐教授教会我如何去摆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向我诠释着格大好院长的美称。难忘布里斯班的日日夜夜,它是我二十岁生日的归属之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来到美丽的布里斯班,学习其中优秀西方文化,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谢谢你,美丽的澳洲!
陈秀利:布里斯班9天之行,我突破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近距离和各种外国人进行交流,第一次参加时间这么长的全英学术报告,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学术精英…前几天我们参观了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实验室,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实验进展情况,拓展了我们对一些研究领域的认知。在格里菲斯大学我们更是走近课堂,亲身感受格里菲斯大学本科生的上课氛围,他们那种师生间交流互动频繁的氛围感染了我,希望自己以后上课也能多思考,多向老师请教。与徐教授和几个博士师兄的交流更是为我以后的规划提供了很大帮助,我迫切希望自己能如徐教授所说成为国际型人才,希望在自己的青春年华里努力拼搏,不悔此生。
李志琪:九天的澳洲学习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感慨良多,收获良多。从开始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到惊叹于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先进的实验室和杰出的科研成果,再到切实感受格里菲斯大学本科生的授课方式和氛围,到与教授们、博士生师兄师姐们交谈,之后感受学术会议的氛围,真的是不虚此行。如此种种,让我们对于科研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励我们在科研道路上要努力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型科研人才。
周美洲:短短十天的昆士兰-格里菲斯交流学习在今天结束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一天都有很大的收获。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在公交车上公交司机会对每一个上车的乘客say hello,在路上遇到的行人也会热情的为我们直路,在学校里,老师和师兄师姐都会很热情地跟我们聊天,对我们的提问知无不言……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文化碰撞,从饮食习惯到生活习惯,在很多方面都与我们有着巨大的差异,从碰撞到理解到接受,也促进我们之间的交流。参观实验室,见识到了很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很多先进的工艺,与他们共同上课,体会到了国内外课堂的不同,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参加了workshop,见识到了很多不同大?!苤?,在这里的一切不仅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对环境领域的不一样的认识!
王绥槽:我从来没有觉得九天是如此的短暂。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上,我和一位英格兰的小伙子谈电影、音乐和人生,很有意思。这也让我对此次交流学习更加期待。在澳洲期间,徐志红教授的热情接待让我非常感动,在校园参加的研讨会和讲座等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将要努力的方向。两位带队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对我们照顾有加,在学习上也给以我们很大的指引,培养了我们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感谢老师们!也很感谢学院能够提供我们此次出行的机会!
俞娅菲:澳大利亚九天交流学习之旅是我人生中很特别的一个中点站。出行前的激动期待和忙碌的准备,交流学习期间的兴奋喜悦和连续不断的突破与挑战,行程结束时不舍的告别和归来后的怀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与伦比的经历和体验!这一次,因为接触了国际的交流学习,对世界的广阔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更觉自己的渺小和平凡,因此也更加向往伟大和不凡;这一次,因为走近了一群潜心科研的学者教授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宽度和人生的高度,也意识到年轻的我们更该珍惜光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一次,因为感受了不同群体的生活和文化差异,国际视野的开拓让自己对多元文化更加尊重包容、更充满兴趣。这一次,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收获都宝贵!所有的记忆都珍藏!
徐宇博:这次交流学习之行,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不止是叹为观止的先进实验室,中试基地的参观,更不止是体验上课氛围所收获的听课方法,还有通过老师讲解和自己亲身体验所感受到的国外的学习氛围以及科研氛围,最重要的还是三天的学术会议,满满的干货内容,前沿的学术成果,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让我们见识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成果和努力。这次学习之行,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让我们了解了国外的科研状况,为我们以后做出更好的选择,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实在是不虚此行,值得细细回味和消化。
刘唯为:十天的澳洲之行,是我们对留学生生活的初探,将从前听说到的差异现象都亲身体验了一遍,会有更深的感触。除此之外,每天我们都有新的体悟,在晚上讨论时相互交流,比较面对同一个问题,中外课堂上老师使用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哪一种更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等等,大家都获益匪浅。这次匆匆一瞥更提升了我对留学生活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完全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尝试更多也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