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年开放科学大会”顺利召开
为总结五年来“亚洲季风年(Asian Monsoon Years,AMY)”计划的成果,推动观测和模式成果共享,明确未来研究工作方向,促进国内外同领域前沿科学进展的交流,“亚洲季风年开放科学大会(AMY Open Science Conference,AMY-OSC)”于2013年10月26-27日在珠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东京都立大学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AMY计划是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推动在多国家和地区之间亚洲季风的研究和交流,提高对亚洲季风变率和可预报性的认识。自2007年AMY计划实施以来,在海陆气观测,与强降水和台风等有关的特别研究,数据处理以及模式及预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中山大学杨崧教授负责会议日程的制定和协调,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了开幕式?;嵋榭莆崃现飨泄蒲г涸菏课夤?、美国夏威夷大学Bin Wang教授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Jun Matsumoto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会议议题有:1、海-陆-气-生物圈相互作用对亚洲季风系统的影响;2、多尺度相互作用对亚洲季风变化的作用;3、气溶胶-云-水圈相互作用对亚洲季风影响,收到摘要共一百多篇,选出35个口头报告和30块展板报告进行交流,包括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大气科学部主席、乔治亚理工学院季风专家Peter J. Webster教授、吴国雄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Bin Wang教授,Jun Matsumoto教授和杨崧教授在内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AMY的研究成果汇报,就报告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针对下一阶段季风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各国观测资料和其他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可行的方式。AMY计划的工作目标之一是要完成一套亚洲区域季风再分析数据集(再分析数据集AMY-RA),目前正在处理之中。鉴于此,AMY科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建议AMY计划延期两年,初步定于2014年结束。
本次国际研讨会全面展示了AMY取得的观测资料和科学成果,对推动亚洲季风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同时促进了气象领域国际同行之间的互动交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这次会议还为中山大学的众多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供稿)
与会专家合影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专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