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2016年1月11日,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繁2磕暇┗肪晨蒲а芯克痰阑菏?、北京大学陶澍院士、清华大学余刚教授、南开大学周启星教授、同济大学周琪教授、暨南大学曾永平教授、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山大学熊亚教授等学术委员、中山大学科研院董美玲处长、实验室主任仇荣亮教授、副主任张仁铎教授和孙连鹏教授,以及部分实验室骨干出席会议。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蔡道基院士主持,董美玲处长致辞对委员们百忙中支持实验室发展表示真挚感谢。实验室副主任张仁铎教授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围绕实验室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开放、存在问题等方面向委员们汇报了实验室2015年度工作进展?;坪18苯淌?、杜长明副教授、方晶云副教授、田双红副教授、阮菊俊副教授、吕慧副教授等学术骨干向委员们汇报了最新科研进展。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15年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为实验室发展建言献策,指出实验室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广东省区域特色、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化队伍建设、组织申报奖项等,促进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仇荣亮主任强调实验室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运行机制,逐条落实委员们的建议,争取使实验室早日迈上新的台阶。
11日下午,委员们评审了实验室2016-2017年度开放基金,共资助14项课题,总经费45万元,研究期限为2016.1-2017.12。
附:2016-2017年度开放基金汇总表
序号 | 申请人 | 单位 | 课题名称 | 资助经费(万元) |
1 | 孔令军 | 广州大学 | 铁泥制备nZVI/SC的机制及对废水中铀的协同固定机理研究 | 5 |
2 | 吕慧 | 中山大学 | 自养反硝化过程中N2O的生成机理与减排机制研究 | 4 |
3 | 赵春梅 | 中山大学 | 天然有机络合态稀土金属对淡水衣藻的生物有效性 | 4 |
4 | 方晶云 | 中山大学 | 硫酸根自由基对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控制效能和机理研究 | 4 |
5 | 晁元卿 | 中山大学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南瓜体内代谢过程的酶响应及代谢途径研究 | 4 |
6 | 黄璜 | 中山大学 | 消毒方式对输配水系统中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 | 4 |
7 | 张涛 | 新乡医学院 | 新型EDTA衍生物在土壤淋洗中的选择特征与机理研究 | 3 |
8 | 彭星星 | 中山大学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对微生物降解四溴双酚A的机理研究 | 3 |
9 | 王飞 | 暨南大学 | 全氟化合物在氧铝纳米颗粒和线上的吸附和解吸 | 3 |
10 | 刘国强 | 暨南大学 | 长期低氧下活性污泥系统中N2O的释放特征 | 3 |
11 | Christian Staehelin | 中山大学 | 稀土矿山及周边地区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化学修复理论与技术 | 2 |
12 | 俞陆军 | 中山大学 | 响应砷胁迫的水稻PDR转运蛋白OsAsRPT2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2 |
13 | 卢耀斌 | 中山大学 | 双流式微生物脱盐池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特性分析 | 2 |
14 | 黄柱坚 | 华南农业大学 | 生物炭@CoMnAl类水滑石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机制研究 | 2 |

文章来源:本院